在本屆微軟Build 2020大會上,微軟著力介紹了Azure Quantum這一云服務家族新成員。
今天,英特爾與QuTech共同在《自然》雜志(Nature)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證明了在高于1開氏度下,能夠成功控制“高溫”量子位(量子計算的基本單位)。
谷歌今天宣布開源TensorFlow Quantum(TensorFlow的擴展),讓開發者能夠為量子計算機構建人工智能模型。
英特爾研究院首席工程師Stefano Pellerano手持Horse Ridge芯片。新款的低溫控制芯片將加快全堆棧量子計算系統的發展,在商業上可行的量子計算機發展進程中,這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Alphabet的研究人員致力于實現量子霸權的時候,位于俄勒岡州希爾斯伯勒(Ronler Acres)的英特爾實驗室的員工們,在過去五年中一直在追求重要目標:“量子實用性”。
2010年,亞馬遜網絡服務公司在4月1日愚人節當天發表了一篇博客文章,開玩笑地宣布該公司已經開發出了一種科幻式的技術:量子計算機?爝M到了2019年,該公司正在準備為其云客戶推出真正的量子計算服務。
微軟今天全面公布了自己的量子計算戰略,宣布即將推出一項名為Azure Quantum的服務,旨在將經典計算的最佳功能與新架構相結合。
研究人員正在逐步地實現大規模量子計算。IBM今天宣布,已經開發出一種量子計算機,其處理組件的數量是以前最大量子計算機的兩倍多。
IBM日前宣布與Wits大學合作將旗下的Q Network擴展至南非,非洲學者和研究人員因此得以接觸量子計算。
英特爾公司的Jim Clarke寫道,目前技術層面存在的挑戰極為困難。但考慮到這場量子計算馬拉松比賽才剛剛開場,沒人有勇氣早早棄賽離去。
上周發表的《自然》(Nature)雜志刊載了IBM和麻省理工學院在量子計算機上實現機器學習的一些有趣的研究結果。
IBM研究團隊今天在arXiv(一個非同行評審學術論文庫)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在論文中闡述了IBM是如何開發出一種“量子算法”,這種算法讓計算機能夠以遠超過傳統計算機能力范圍的方式做“特征映射”。
2017年12月19日,微軟員工們歡迎來自美國華盛頓州雷德蒙市微軟主園區的訪客們。作為全球頂尖科技巨頭之一,微軟公司正在與Alphabet旗下的谷歌、老牌科技公司IBM、以及一批小型專業量子計算機開發企業開展競爭。
IBM正取得量子計算的又一個里程碑進展:創下了量子計量(Quantum Volume)的新高,IBM預計,按這種速度發展,用上所謂的量子優勢(Quantum Advantage)只需十年時間。
英特爾公司一直在努力尋找讓CPU更快、更高效的途徑,出色的表現也使其贏得了“芯片巨頭”這一美譽。然而,隨著摩爾定律的終結,英特爾公司開始探索利用英特爾實驗室創建新型擴展計算架構的方法。
大多數技術人員對于量子計算都擁有一些基本的了解,量子比特以qubit的形式表示,其承載的信息不僅僅是0或者1,而是可以二者并存并代表更多信息。這種被稱為糾纏的量子效應使得我們有望實現瞬時通信。
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IBM中國研究院院長沈曉衛博士在“思無極、行有方、達天下”的IBM Think論壇(中國)上做了題為《預見未來科技》的主題演講,為大家解讀了最炙手可熱的AI、區塊鏈和量子計算等技術如何改變生活、改變行業。